[古诗翻译]四块玉-作者刘时中

日期:2014-07-12 来源:刘时中 点击
元 刘时中

  泛彩舟,携红袖[一],一曲新声按伊州[二]。樽前更有忘机友[三]:波上鸥,花底鸠,湖畔柳。

  估国心[四],拿云手[五],命里无时莫强求。随缘过得休生受[六]。几叶锦,几氏绸,暖时候。

  禄万种[七],家千口,父子为官弟封候。画堂不管铜壶漏[八],休费心,休过求,攧破头[九]。

  【注释】
[一]红袖:代指穿着艳色衣裳的美女。

  [二]伊州:曲调的名称。唐天宝以后,乐曲常以地方为名,如凉州,甘州、伊州之类。

  [三]忘机友:没有机心的朋友。如下文的鸥、鸠、柳。

  [四]佐国心:辅佐君主治国安邦之心。

  [五]拿云手:喻志向远大,本领高强。李贺《致酒行》:“少年心事当拿云,谁念幽寒坐鸣呃。”

  [六]休生受:不要作难,不要吃苦。《竹叶舟》:“天涯倦客空生受,凭着短剑长琴,游遍七国春秋。”

  [七]禄万钟:优厚的俸禄。禄,俸钱,薪金。钟,古代以六斛四斗为一钟。

  [八]画堂:华丽的房子。铜壶滴漏:古代的计时器。此句言时光过得快,岁月不饶人。

  [九]攧(dian)破头:碰破头。攧,跌倒,碰着。

[作者简介]

  刘时中,洪都(今江西南昌)人。元代散曲家,约元成宗大德中前后在世,官学士。时中工作曲,今存小令六十余支,套数三四首,以水仙子西湖四时渔歌最著名。他的两套散曲作品《端正好.上高监司》,一扫曲坛吟风弄月、离愁别恨的旧习,直接以创作来评议当时现实政治的重大问题,这在元散曲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。前套由十五支小令组成,描写在天灾人祸下,广大贫苦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悲惨遭遇。后套由三十四文小令组成,长达1800字,为元代散曲之冠,是揭露当时江西库吏的营私和钞法的积弊的,尽管其中也表现出作者的阶级局限,但其战斗性和思想艺术成就是不容置疑的,因而在现行的高校文科教材中几乎都详细分析它们。

(文章来源招生考试网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 https://www.sczsxx.com/html/read/gushi/2014071234674.htm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