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师与高徒_中国哲学
日期:2014-12-31
来源:招生考试信息网
点击:
中国哲学——严师与高徒你知道吗?了解严师与高徒,增长自己的见识,增强判断能力。
严师与高徒
朱熹办书院讲学,很有点名气。当时有个名叫蔡元定的年轻人,博学强记,精通术数,听说朱熹才气过人,因此几度慕名而来,想拜朱熹为老师。朱熹为了考考他的学问,便向他提了很多问题,不料他却回答得圆满自如,毫无差错。原来,蔡元定生来就很聪明,8岁会作诗,每天能记几千字。元定的父亲读过很多书,常教给他很多不同流派的著作理论。广博的知识使元定分析问题尤其精细深微。
朱熹见到这位富有才华的学生,心里暗自惊喜,连忙召入家里,对坐倾谈,还客气地说:“你是我的老友,不应当排在弟子之列。”此后,他们经常一起对榻谈论各种经黄的深奥含义,有时甚至一直谈到深夜,蔡元定在朱熹的教诲下,知识也日益深广,成为朱熹的得意门生,每当各地有人来求学,朱熹都让他们先跟蔡元定学习,由蔡元定来审核他们。
元定对于书本无所不读,对于事物无所不究,对图书、礼乐、制度无不精通。古书奇辞奥义,别人无法通晓,他一过目就能解释。后来,朱熹疏释《四书》、《易诗传》与《通鉴纲目》,都先与元定反复商讨拟订。朱熹对人说:“造化微妙,只有深通事理的人才能认识。我和元定谈论,真是感到不能满足啊!”
来源:8部“知道点”丛书
(文章来源招生考试网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 https://www.sczsxx.com/html/read/renwu/43834.html)
特别说明:招生考试网【www.sczsxx.com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相关信息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。